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[综历史]衣被天下 第145节 (第4/4页)
作为未来的帝王,他是这里最适合提出这个建议的人,作为如今的太子,他又有充足的时间可以试错。 木白敢说,如果自己不站出来,这群人绝对会装傻到底。 算了算了,还是赶紧吧,否则这朝会都要开不完了,他还想去问问叔叔南边的情况呢。 “儿臣有一想法。”身着皮弁服的皇太子侧跨一步,在众人的目光中走到了广场中央,随即冲着皇位上的朱标就是一拜。 在朱标抬手,示意他开口的时候,已经长成青年人的太子殿下朗声道:“儿臣方才听皇叔说,那马路古气候炎热,请问皇叔,当地的粮食是否以稻谷为主?” 朱棣眼中闪过一丝赞赏,他微微勾起嘴角,冲着这个年轻侄子的方向行了个半礼:“回太子殿下,臣在马路古当地,确实只看见稻谷。” 木白点头表示了解,“既如此,无法种植生长于寒冷地带的麦、黍、粟、菽,当地必然没有,儿臣以为,或许可以用这些粮食与当地人作为交换。” 毕竟,谁能拒绝面条和豆腐呢? 虽然这样说有些不可思议,但谁让整个东亚和南亚适合种植小麦和大豆的地方,基本都在大明手上,比起奢侈到能够将面食和豆制品玩出花来的大明人,在周围全靠大明小批量出口粮食的各国民众眼中,小麦粉面条和豆腐在绝大部分地方都是珍稀的贵族食品呢。 之所以要加小麦粉这个定语,是因为不少地方缺少小麦粉但又想要嗦面,于是,他们找了各种奇怪的材料和手法制作出了当地特色的“面”。但正如“面”的繁体字写作“麺”一样,只有小麦粉制成的面条才是众人眼中的白月光啊! 周边的东亚各国尚且如此,想必南边的小岛国……应该也不会例外吧。 作者有话要说:马路古就是马鲁古,是南海的一座群岛,名字是我是按照《坤舆万国图》里面的地理写哒! 这座岛屿是有名的香料之岛,但也是个倒霉蛋中的倒霉蛋,它的故事大概是这样,我看到过,但是记不太清具体发展了。 所以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搜一下哦,不保真。 ↓↓ 就像文中所说的,南海的南北航向对于当年的船只进出来说是个大麻烦,加上有奸商把持,当年就算是离得那么近,一直到宋朝大家都不知道香料的原产地,奸商就从马路古那里廉价换取商品,然后卖到中国、印度,然后顺着丝绸之路一路卖到欧洲区,价格是一路在暴涨。 当然,对于马路古的人来说他们也不觉得这是低价,毕竟中国的丝绸布料在当地是完全不生产的,而且本身价格的确高,加上也得有些运输风险,所以早期大家合作还是挺愉快的。(只要不知道自己被薅了多少羊毛,羊都是愉快的) 文中judy说的是稍微夸张了点,干湿香料的重量差很多,但当时的利润差不多也有10多倍。当时在欧洲这块,香料一直是被威尼斯商人把持的,后来葡萄牙人不甘心一直被控制,就穿过了好望角,绕远路从非洲抵达了南亚,然后他们很快就摸到了马路古岛,然后将岛屿霸占,此后葡萄牙、西班牙、荷兰、n个海上强国都试图霸占马路古,马路古开启了漫长的被殖民史,他们从岛屿的主人沦为奴仆,没日没夜得照顾香料树。 而且因为胜利者们觉得将香料放得那么远不太安全,都想要将香料带走,所以就将当地的香料树移栽,等发现了非洲还是印度(我忘了!)也能够种植这些香料之后,为了控制价格,他们就把马路古岛上的香料树都砍了。 所以最后香料之岛反而变成了没有香料的奴隶岛。 第163章 湛蓝的海面上碧波荡漾。 万物之母在心平气和的状态下,美得就像是剔透度极高的蓝宝石。 然而,在船上航行数月之久的水手们对她一点都不感兴趣,他们很淡定地表示——看腻了! “嘿,塞拉,我们还有多久才能到黄金之国?”一个胡子拉碴的水手靠在甲板上,举着一杯酒高声问道。问完,他晃了晃杯子里透着浑浊色泽的酒液,随即将它一饮而尽,然后一个呼哨之后,将手中已经有了裂纹的杯子一把扔进了海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