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75节 (第3/3页)
电影的心,拿钱买了栋楼,地上建筑做餐厅,地下做酒吧。 餐厅走会员制,酒吧则是要人介绍才能进门,生客要熟客带着才行。 酒吧也没什么令人向往的旖旎情调,是个清吧,可因为形成了圈子文化,一传二,二传三,口耳相传间,在圈内有了名声,使得大家趋之若鹜。 酒卖天价也有人买单,很多来这里的人哪里是为了喝一杯酒呢? 酒吧老板就是黎瑞达圈子的老大哥,很多人没事干的时候,就往这里一钻,看看能不能等到机会。 年初三的时候,他们几个家在s市的人,便在酒吧里饮酒聊天。 屠子肃家里是做生意的,他爸的轻纺生意规模不小,指着儿子继承家业。 可屠子肃脑后有反骨,从小就跟他爸不对付,要他出国念商科,国倒是出了,可屠子肃胆大包天,直接退了学,从波士顿跑去了洛杉矶,考进了南加大的电影艺术学院。 念完书回来,摩拳擦掌誓要大干一番,然后就被现实教育了。 遂老老实实跟着香港大导荀懋生拍电影,这不是一般人能有的机会,南加大的名头到底不是白给。 磨了几年,家里觉得让这个独生子继续这么下去不是办法,给他三千万让他拿去祸祸,如果能做出成绩,以后爱做什么做什么,如果没做出来,还有什么好说的,滚回来继承家业。 屠子肃叛逆归叛逆,在南方商人之家长大,人又聪明,这些年经历下来,早不是愣头青。 三千万给一般人看来不少,拿来拍电影却也不能算多。 要给一般年轻导演,三千万能做很多事,尤其是成本不高的文艺片,很够了。 可屠子肃不同,他喝着酒给在坐兄弟讲自己的难处。 年轻导演多是靠文艺片出头,一旦运气和时机到了,拿几个奖,那就是咸鱼翻身之日。 但是咸鱼何其多,翻身的却很稀少,想做导演的,大多觉得自己有些才华,等入了行,才发现周围有才华而无机遇的人实在不少,只有张嘴巴却没有真才实学的文青更多。 更何况即使是文艺片也有人占了位,第六代导演是吃干饭的吗?除非才华惊世,否则你有什么把握拍的作品拿到影展上能胜的过人家? 各大国际电影节,派系之分就没有了?知道的人心照不宣罢了。 屠子肃跟在荀导身后,把圈子摸了个遍,他熬了这么久,等来了机会,输不起,自然要掘尽所有可用资源。 他不拍文艺片,他要拍商业片。 家里的观念,能挣钱的才是真的。 当年刚毕业的屠子肃会觉得这种想法全是铜臭气,如今却觉得有些道理。 人总是要吃饭的,拍电影的人也没成仙,也要养家小。 他必须证明自己有挣到钱的能力,才能谈谈更高层次的追求。 三千万投资,商业片,一个新人导演的处女作。 堪称一场赌博。 而重中之重,是给片子找个女主演。 因为这是部以女性为主角的励志作品。 屠子肃用了两个星期来看所有适龄女明星资料。 第一条就是要可以扛得住电影镜头考验。 先不说好不好看的事,眼睛不能木,要有神,脸不能僵,要和谐自然。 只这个要求,筛下去一堆人。 第二条,演技过关,台词过关。 不说有多惊艳,但是撑起一部电影的功力还是得有的。 如此,又筛掉一堆人。 第三条,接受电影需要的专业培训,可能在电影开拍前,要耗时很久,本片主角是职业运动员,如果直接上替身拍专业动作,到底不美。 第四条,因为投资的缘故,片酬不高。 第五条,最好要有人气,方便日后的电影营销宣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