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迫出道[娱乐圈]_第94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94节 (第3/3页)

  迟念当初没有舞蹈基础,可她硬是被系统练出来了,人体机能的精确分析与使用,本来就是系统的强项。
  迟念确实不觉得学滑冰有多辛苦,她当初被系统搞了,从零开始学舞蹈的时候才惨,系统能判定她所能承受的极限,这破系统日常卖萌,训练时候却是最严格的老师。
  她饱受称赞和羡慕的柔韧度,浸泡着她当初的血给泪,现在想起来都觉得疼:d
  在只能自己努力的理解方面上,迟念随着对姜离完整人格认识的加深,她也做到了给曲目注入姜离的灵魂。
  《望春风》花信少女的怀春与期待、《卡门》中卡门的轻佻与热烈、《骷髅之舞》死神的阴森与疯狂、《倾国之恋》辛普森夫人的虚荣与沉重、甚至是《末代皇帝》婉容的堕落与绝望,迟念都能明白。
  姜离这种异化的表演型人格放在生活里不容易快乐,但是很适合表演。
  她把她的情感放大,在花滑比赛里肆意挥洒。
  她把她的私人情感放在冰场上向全世界宣扬,不管她做的对不对,裁判和观众都会接收到这股剧烈的原始情感冲击力,然后为她鼓掌,觉得这是最好的表演。
  因为她演出来的东西是她亲身经历的,真实的情感永远会打动人心,天才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献为燔祭,然后也同时自私地把爱她的人一同拉上祭坛。
  爱她的人会恐惧于这样的情感,凡俗男子没有跟姜离长久交手的心力,他们要么因为姜离感到无趣而被抛弃,要么察觉到姜离的危险而选择退出。
  姜离的生命力会让人自惭形秽,她燃烧自己的时候,陪着她的人会先她一步心力憔悴,觉得难以招架。
  但是《鹤唳华亭》迟念理解不了,这首曲子太特别了。
  鹤唳华亭出自一个典故,一般人都是从南朝刘义庆编著的《世说新语》中知道典故来由。
  《世说新语·尤悔》记载:“陆平原河桥败,为卢志所谗,被诛。临刑叹曰:‘欲闻华亭鹤唳,可复得乎!’”
  陆平原是指西晋注定的文学家,书法家陆机,他出身吴郡高门,少年时与兄弟在华亭悠游十余年,后出仕,八王之乱中,因追随成都王,兵伐长沙王司马乂,却大败于七里涧,最终遭谗遇害,被夷三族。
  临死之时,叹惋家乡的鹤唳之声不可复闻,是对过去时光的怀恋,也有悔入仕途之感。
  《鹤唳华亭》的原始曲谱作于八十多年前,是一个兵败后寓居沪上的小军阀所作,他家世富贵,想在乱世里拥兵自保,最终兵败,全族被戮一百余口,小军阀带着剩下的家人逃亡租界,再也回不去家乡,谱完《鹤唳华亭》之后,郁郁而终。
  这曲子跟姜离那是八竿子的关系都打不着,也不符合她的风格。
  姜离拿奥运冠军的那个赛季,是她自骨裂后复出的第一个赛季,姜离伤病休养好后,风格变得彻彻底底,只滑两首曲子,短节目曲目《末代皇帝》与自由滑曲目《鹤唳华亭》。
  她之前虽然也风格多变,但是一以贯之的是那种外放的表演风格,这很对欧美裁判胃口。
  可是在她最巅峰的赛季,姜离学会了什么叫“收”,她把自己“收”起来了。
  表演上的“放”是一种天赋,“收”不是。
  “收”需要对人生的理解,没有理解,就没有“收”的表现。
  强行拗深沉,只会显得呆板,是为赋新词强说愁,裁判又不是看不出来。
  姜离到底怎么实现这个跨越的,她表演这首曲子的时候,究竟在想什么?
  她这样一心要抛弃过去的人,也会怀念故乡么?
  又不是回不去冰城了,才二十岁,也不到怀念青春的时候啊?
  二十岁,分明是正青春呢!
  “这个小教堂我很喜欢,要不要进去坐坐。”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